2020年的第一場雪來得比去年早。到了12月中旬,川東北部山區大峽谷已經是人們嚮往的美輪美奐的冰雪世界。登上大峽谷2480米的羅盤雲頂,白雪鋪就的厚地毯上,一排排頭紮紅巾、身穿黃色對襟杉的土家漢子,像打穀一樣揮舞著鼓槌,激情澎湃的鼓聲,填滿了巴山大峽谷的每一道溝壑。跳錢棍舞的土家妹子們踏著巴山民謠的節拍,歡天喜地,像綻放的巴山杜鵑。12月18日,四川達州宣漢縣巴山大峽谷羅盤雲頂第二屆冰雪節在這裡拉開序幕,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的遊客在雪地裡嗨歡。打雪仗,滑雪橇,堆雪人,樂此不疲。雪地摩托、雪地坦克,呼嘯著從雪峰飛下……
人們怎麼也沒有想到,這昔日人跡罕至的高山雪嶺,短短3年,華麗轉身,成為宣漢縣巴山大峽谷景區冬季狂歡的網紅打卡地。
要有發現美的眼睛
在川東北,宣漢的貧窮是出了名的,它是國定貧困縣。而在宣漢,最窮的地方莫過於500多平方公里的巴山大峽谷片區。這裡大山巍峨,溝壑縱橫,交通閉塞,土地貧瘠,一代又一代大巴山人在這裡與貧窮的命運頑強抗爭。然而,當時光的指標指向2014年,這裡卻還有9萬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占了該區域內總人口的90%以上。
擺脫貧困的出路在哪裡?這個問號,像高聳的羅盤頂山峰般沉重,壓在了時任縣委班子的心頭。在高山峽谷裡辦工廠、建園區肯定是行不通的,而大峽谷裡自然生態好,有奇峰、有叢林、有綠水。要有發現美的眼睛,讓這些自然資源變為斬除窮根的一把利刃!宣漢縣委決策者一錘定音。
於是,數百名幹部,數十支施工隊,近萬民工對這片荒山野嶺進行“精裝修”。
2018年8月景區開園,羅盤雲頂,桃溪穀,大象洞,桑樹坪,渡口裡……一個個景區閃亮登場,驚呆了遊客的目光。
羅盤雲頂是眾多景區之一。如果說羅盤雲頂是巴山大峽谷景區高昂的獅頭,那麼,桃溪谷則是巴山包養平臺推薦大峽谷內深藏不露、少為人知的人間秘境。它有青城山的清幽,也有峨眉山的靈秀。為了把這一秘境開發出來呈現給世人,勘察時縣委一班人馬差點丟掉性命。
那是2015年4月1日,縣委書記帶領縣上有關部門一行十余人,向巴山大峽谷進發,探險桃溪穀。桃溪穀,聽起來詩情畫意,當地人卻很少有人敢涉足穿越。谷內,古藤蔓延,林木森森,一條山泉飛珠濺玉,在一丈多寬的幽谷裡終年嘩嘩啦啦自我吟唱。溪水把唯一的亂山石鋪就的通道佔領了,人要想從溪穀裡穿過,只得涉水而行。但水底不時會出現一個深潭,不會游泳的人,就只有望而哀歎。時而又出現一個幾丈高的峭壁,溪流從上跳下,掛起一塊白布,縱使你有飛簷走壁的功夫,也難以攀越。為此,他們準備了竹梯、氣閥、木杖。
車子開到不能再開的時候,考察隊員們開始步行進穀。先前,天空還陽光明媚,到達谷口,陽光不見了。山裡的天,孩兒的臉,說變就變。一行人正興致勃勃往秘境深處行走時,陡然天昏。有人驚呼:我們快撤,暴雨一下,山洪馬上就來,會要了大家命的。
一行人趕緊往回跑。剛爬上一個小坡,暴雨突至,豆粒大的雨點中,夾雜著鴿子蛋大小的冰雹,劈頭蓋臉地砸下來。瞬間,溪穀裡山洪突至,暴漲數丈。
一行冒險者深感萬幸,現在想想都後怕。
今天走進桃溪谷的遊客們,從那一條迤邐懸空的棧道上,能夠想像到當時探查規劃開發這個景區的難度。
就在家門口就業
桑樹坪是景區管委會規劃的特色土家風情小鎮,也是大窩村拆遷安置點之一。一幢幢古色古香、錯落有致的土家風情民居,寬闊的柏油路,寬廣的土家風情廣場,暖陽照耀,熠熠生輝。藍天白雲下,民居與林中的度假別墅、玻璃帳篷、小木屋、露營地遙相輝映。周邊群山環繞,雲霧縹緲,有如人間仙境。前來遊玩的遊客,無不以為到了世外桃源。
“和平小食店”就開在這個小鎮上。在店鋪裡忙出忙進招呼客人的是一個俊俏女子,她叫王守英。店鋪就開在自己家裡,是2018年10月搬遷進來的安置房,有160多平方米。32歲的王守英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結婚後一直留守在家照顧孩子。看左鄰右舍都相繼開了店,每天迎接不同方言口音的遊客,心裡癢癢的,就去學了做麵條和砂鍋米線,開了個小麵館,最高一天居然賣到2000多元。她老公在外面打工,過年回家,一算帳,王守英開店鋪掙的錢,居然比他掙的還多。
景區的開發給王守英一家帶來了好運,她的母親也被景區招聘為土家風情小鎮的保安,每天在景區街道指揮車輛停放,悠閒又愉快。
王守英有個妹妹叫王小林,中學畢業後,一直在外地酒店打工。風情小鎮的雲漫巴山酒店去年開業招工,王守英打了一個電話,妹妹馬上飛了回來,順利應聘為酒店的一名職員,工資與她在外地一樣多,今年已成為酒店管理層骨幹。王守英家有林地15.77畝,耕地15.4畝,都投入景區股份。2020年9月4日景區分紅,領到土地入股分紅金9800多元。
王守英說,她們家的地全種上糧食,也賣不到這麼多錢。
于氏吊鍋樓是土家青年廚師于濤2018年5月回鄉創辦的。他本來在成都與人合開一家酒店,收入頗豐,聽說家鄉巴山大峽谷旅遊景區2018年8月開園接客,想到會有很多遊客到來,要吃要喝,便回家鄉創業。於濤的家在景區內的渡口場鎮,有3個店鋪共180平方米,安了18張火鍋桌。他別出心裁,把土家農家的梭大杆兒、吊鍋搬上餐廳,讓遊客體驗土家餐飲包養網價格。客人來消費,他還免費給客人唱土家山歌。他的店土家文化氣息濃郁,深受遊客喜愛,生意火爆,2019年,居然掙了98萬元。
謝林貴的家雖然在渡口土家族自治鄉的街上,但他一直外出務工。一次工傷事故,讓他的雙腳落下殘疾。不能再外出務工,他只得把自家的街房騰出開茶鋪。原來的渡口場鎮,不到1000人,每天賣的茶錢不夠自己的生活費,他家成了貧困戶。2017年,旅遊開發需要,景區開發管委會對街房統一打造,他家的房子與整個街道一樣,煥然一新。幫扶幹部建議他與左右兩家鄰居合夥開餐飲,他聽從了建議。沒想到,去年的7月、8月旅遊旺季,每天都能掙到一萬多元。
景區開發後,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巴山大峽谷裡外出民工紛紛返鄉,讓孩子不再“留守”,不再讓老人“空巢”。
發展後勁十足
巴山大峽谷的農文旅融合扶貧開發,給這片沉寂千年的大山帶來了勃勃生機。
甜竹村是深藏於大峽谷之中的一個小盆地,本來坐落于高山之上,還被四周山巒環繞,形成了一個小氣候,村裡人種植的瓜果蔬菜、農作物,都比外面要遲熟一個多月,正好可以滿足景區各大賓館、酒店、民宿對反季節蔬菜的需求。
以前甜竹村不通公路,遲熟的蔬菜、農作物讓他們感到自卑。他們餓著肚子吞著口水看著村外人吃新成熟的玉米、土豆,盼著自家地裡的莊稼快快成熟。景區開發,水泥路一彎一彎伸進了村,景區的餐飲店老闆、遊客不請自到,購買他們的晚熟蔬菜,都按反季節蔬菜的高價收購。村裡人養的豬羊,以前自家吃,養多了賣不出去。現在好了,養得再多都能賣出去,還是好價錢。
甜竹村不在核心景區,但它獨特的高寒氣候,讓村裡人占盡風流。
甜竹村人笑了。他們以前只怪祖輩給他們取了個不符合實際的村名,現在,他們真正地嘗到甜頭了。
甜竹村村委班子坐不住了。村民們腰包鼓了起來包養,咋村集體包包還癟癟的呢?
駐村工作組、村兩委成員一行7個人,包了輛長安麵包車直奔成都郫都區、都江堰市考察羊肚菌種植。他們之前備足了功課,甜竹村土地無污染,適合種植高效益的羊肚菌。
考察回來,村上買回大棚架、菌種,他們不懂技術,請技術員前來指導,技術員嫌面積小,不來,他們就自己幹。按照參觀學到的技術做,不懂的又打電話、看視頻,請教都江堰羊肚菌技術人員。喊來幾個村民,加上村上兩委和駐村工作組,10多人幹了20天,羊肚菌大棚在甜竹村幾十畝面積寬的高山小盆地落地生根了。村主任歐中艮想為村集體摸索掌握全過程技術,自家投入了一萬多元,種了一畝做實驗。
11月下種,第二年4月採摘。歐中艮一畝羊肚菌居然賺了2.7萬元。村集體種的羊肚菌,因幹部們忙於工作,無專人管理,產量不那麼理想,卻也淨賺3萬多元。甜竹村終於有了第一筆集體資金。歐主任愛上了種羊肚菌,認為這個可以帶動更多的農戶致富。2019年,他乾脆卸下村主任擔子,安心種植羊肚菌。今年,甜竹村有十多戶農戶包養網跟著歐中艮種植羊肚菌。
歐中艮說,他敢大膽種羊肚菌,最關鍵的是景區內酒店、民宿和周邊人群就能消化掉一大半。
三墩鄉的大窩村是高山村,在核心景區。縣景區管委會考慮到他們的村集體發展產業難,在規劃修建景區風情小鎮時,特意修建了6套安置房作為村集體資產。村上租給行家辦民宿,每年收租金1.5萬元。因大窩村是貧困村,享受農業農村局100萬元集體扶持資金,村上投入給一家駐村旅遊拓展公司,每年分紅4.2萬元。
大窩村吸引外地來村裡經營開發旅遊產業項目和民宿的,有50餘家。狩獵場、大埡口索道、自駕遊露營地、民宿……村裡1000餘個勞動力大多在景區和入駐景區的企業、商家務工,僅清潔工就有80多人。村上有50多家農戶因地制宜,就地開展民宿接待,幾處易地安置點,也有20多家農戶開辦民宿。
與大窩村一樣,巴山大峽谷景區裡的村集體,依託旅遊,都找到了集體創收的門路。
如今的巴山大峽谷,人在景區住,錢在景區賺,9.1萬人的順利脫貧,發展後勁十足。這是宣漢縣全體脫貧幹部的最大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