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含放射性碳同位素的二氧化碳观测:碳排查包養網站放评估的新方法_中国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南极冰芯的记录显示,过去80万年以来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与温度同步变化。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大气CO2浓度由之前的280 ppm增长到2022年的约417 ppm,同期地表平均温度增长了约1.1ºC。由此,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变暖是由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的,并达成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控制全球升温的共识。《巴黎协定》达成如下协议:全球温度增长不超过2ºC并尽可能保持在1.5ºC,到2050年大气CO2浓度控制在450 ppm以内;各国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碳排放权即生存权和发展权,我国作为碳排放大国,面临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任务和国际碳减排压力。因此,准确及时的碳排放数据对于评估和保障“双碳”目标和国际履约的实现非常重要。

碳排放评估的主要方法

“自下而上”的源清单法

目前,各国碳排放的评估主要依赖于“自下而上”的源清单法,即通过各种化石能源的消耗量乘以相应的排放因子得到碳排放总量,这也是目前比较普遍和简单的方法。然而,由此方法得到的碳排放量有不确定性(3%—15%),这跟各种燃料的排放因子和能源消耗量的不确定性有关,尤其是燃煤的排放因子,因煤种的不同而变化较大。例如,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推荐不同煤种的碳排放因子为0.322—0.711,有研究实测我国燃煤新的碳排放因子平均为0.499,使用此新排放因子计算则表明我国2000—2012年累积的碳排放量会被高估约29亿吨碳,这比我国陆地的碳汇总量还要高,这种较大的不确定性非常不利于我国碳排放数据的准确评估和国际履约。化石燃料消耗量的不确定性主要跟统计时有意和无意的误差有关,并且在城市尺度上的碳排放数据不确定性更大(50%—200%),这跟城市统计资料的不全面和统计边界难以界定有关。

“自上而下”的观测与反演法

《巴黎协定》还建议利用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的“三可”(MRV)方法体系,来监测能源和化石燃料密集型国家的碳排放变化。IPCC在最新修订的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专门增加了校验碳排放清单的方法,即基于大气CO2浓度观测来“自上而下”地反演碳排放量;并指出大气中含放射性碳同位素的二氧化碳(14CO2)观测的加入可进一步提高仅基于大气CO2浓度反演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更准确地校验碳排放清单。这种基于大气CO2浓度观测的反演是对“自下而上”源清单法的重要补充,可以独立地校验碳排放清单,提高国家碳排放数据的可靠性。

大气反演方法首先需要高精度的大气CO2浓度信息。通常,大气CO2浓度由地面站点观测得到,其观测的数据精度高(0.1 ppm)、时间连续,可定点长期观测;但站点有限且仅代表地面的观测结果。近年来,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碳卫星可以提供大范围的CO2柱浓度信息,但观测易受到轨道、云层和气溶胶等因素的干扰,且精度低于地基观测。无论是地包養網面站点还是卫星遥感,其观测值都是不同排放源混合的结果,并未识别来自化石源的贡献量,这会使反演的碳排放量难以验证。

为什么大气14CO2观测可以提高反演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呢?这是因为常规的大气反演使用的是大气CO2总浓度,并未使用来自化石源(占人为源的主要部分)贡献量的CO2(CO2ff),由此反演的碳排放量无法与清单中的碳排放量(主要来自人为源)准确匹配。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是CO2ff最准确的示踪剂,其准确性大幅优于CO和NO2等间接示踪剂。14C的半衰期为5 730年,远小于化石燃料的形成时间,因而化石燃料中的14C早已衰变耗竭,即化石燃料燃烧形成的CO2中不含14C;而生物源CO2(CO2bio)中的14C水平与现代大气14C水平相接近;CO2ff和CO2bio的Δ14C值差异约可达100%。碳同位素值在不同源之间的巨大差异使14C成为分辨CO2ff最准确的工具。通过观测大气14CO2值,可以定量获得大气CO2ff浓度,进而用于直接验证由人为源清单反演得到CO2ff浓度,并降低反演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当然,大气14CO2作为一种新的观测指标,也存在技术门槛高、精度要求高(≤0.2%)和不能在线测量的问题。14C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极低,约占碳元素的1.2×10–12,需要专门的、昂贵的加速器质谱仪才能进行高精度(0.2%)的测量。

总体而言,不同的碳排放评估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表1)。目前,应在已有的CO2浓度观测的基础上,尽快加入大气14CO2这个新的观测指标,“自上而下”地反演碳排放量,从而验证碳排放清单,以此提高国家碳排放数据的可靠性。

大气14CO2观测的国际趋势与动态

大气14CO2观测的起源和发展

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大气14CO2观测,观测的最初目的是研究大气层核武器试验的影响。最早的大气包養行情14CO2长期观测于1954年在新西兰惠灵顿地区开始,随后世界上的许多站点都开始了大气14CO2的长期观测。观测结果表明,由于大气层核试验的影响使得大气14CO2水平急剧增加,到1964年达到峰值;由于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订,大气14CO2在与海洋和陆地植被等碳库的交换过程中,开始急剧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核爆的影响已经较小;欧洲开始利用大气14CO2观测来示踪城市大气CO2ff的变化状况。随后,大气14CO2观测被广泛应用于欧美等国家的CO2ff示踪研究。

大气14CO2评估碳排放清单的国际案例

国际科学界的研究案例表明,大气14CO2观测结合模式可以用于评估碳排放清单,并降低清单的不确定性。点源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通常较大(约20%),而结合了14C的大气模拟可以将美国火电厂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降低到10%左右。对于国家尺度,14C示踪获得的大气CO2ff数据越多,越能准确地反演碳排放量。由1 000多个大气CO2ff数据结合反演模型得到的美国月度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为5%;当大气14C数据增加到5 000个时,不确定性会降低到约3%。由大气14CO2和CO2数据结合反演模型得到的美国2010年的碳排放量为1 653 ± 30 Tg C·yr–1,其不确定性低于2%。

国际组织对大气14CO2观测的认可和推荐

由于14C能够准确定量大气CO2中来自化石源的贡献量,14C示踪被国际社会认为是目前能独立、客观地评价碳排放的方法,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推荐。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在2010年和2022年发表的报告中建议,扩展大气14CO2的观测站点以获取足够多的数据来提高对碳排放清单的核验能力。世界气象组织(WMO)在2019年发布的全球温室气体公报中,将14C示踪大气CO2ff列为目前评估碳排放的主要手段,建议参与全球大气观测计划(GAW)的实验室应同时开展大气CO2和14CO2的观测。IPCC将大气14CO2观测写入最新修订的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指出大气14CO2观测会提高基于CO2浓度的大气反演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更准确地评估碳排放清单。

大气14CO2观测的国内现状与不足

我国碳监测的紧迫性与现状

我国的碳排放约占世界的1/3,亟须大力开展碳监测示踪与反演研究。自1989年开始,我国陆续在青海省的瓦里关、北京市的上甸子村、浙江省的临安区和黑龙江省的龙凤山等地开展了大气CO2浓度的长期观测,一些研究也对东亚地区的大气CO2柱浓度进行了反演。但我国当前的CO2监测与反演以总浓度为主,大多数未区分来自化石源和生物源的贡献量,这不利于我国碳排放量的准确评估和气候外交谈判。目前,大气14CO2观测的重要性已引起我国相关部门的关注。生态环境部在2021年9月颁布的《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中,要求一些试点城市开展大气14CO2监测。

我国大气14CO2观测的进展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大气14CO2的观测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10年,国内才开始利用14CO2观测来示踪大气CO2ff。国内团队对我国大气14CO2的本底值及其与碳排放量的关系,城市大气CO2ff的浓度水平、变化特征、来源和传输及与细颗粒物(PM2.5)的关系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表2),取得了3项主要进展。

(1)建立了不同时间尺度的大气14CO2样品采集方法,实现样品14C的高精度测量;获得我国大气14CO2的本底值,改变依赖国外本底值的状况。开展碳排放的14C示踪研究,首先需要建立可靠的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国内目前已经建立了从年到小时不同时间尺度的大气14C样品采集方法,且样品石墨化后,经加速器质谱仪测定,精度优于0.2%。大气14CO2的本底值是示踪CO2ff的基包養網比較础,我国由于起步较晚,还缺乏大气14CO2本底值的观测,需要依赖国外本底值。国内团队通过在青海省瓦里关、海南省七仙岭和陕西省太白山等地的观测,并与国外本底值进行比较,确立了我国大气14CO2的本底值,并揭示了其变化规律,改变了依赖国外本底值的状况,进而可以及时准确地示踪我国的CO2ff。

(2)定量了我国主要城市大气CO2ff浓度水平、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通过在我国主要城市的大气14CO2观测,发现城市新增大气CO2主要来自化石源排放。时间上,城市大气CO2ff具有冬季高于夏季、日变化呈双峰的特征,且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的CO2ff差异不显著,这与欧美城市不同。空间上,城市大气CO2ff具有城区高于郊区、CO2ff由关中盆地中心向盆地周边递减和我国西北部城市冬季大气CO2ff包養行情较高的特征。此外,对西安市大气14CO2的多年观测表明,西安市大气CO2ff浓度由2011—2013年的40.1 ± 3.8 ppm下降到2014—2016年的25.7 ± 1.1 ppm,而同期PM2.5浓度由123.5 ± 9.5 µg·m–3下降到69.6 ± 8.4 µg·m–3,说明自2013年9月以来实施的“大气十条”,促使了大气污染物与CO2ff浓度的双下降。

(3)解析了典型城市CO2ff的来源和传输的影响,发现与PM2.5的同步变化包養網关系。国内团队结合13C同位素,解析出西安市冬季CO2ff主要来自燃煤(54%—70%),而北京市冬季CO2ff主要来自天然气燃烧(55% ± 9%)。区域气象-大气化学在线耦合模式(WRF-Chem)模拟结果表明,西安市CO2ff主要来自关中盆地内排放,而北京市CO2ff会受到东南风输入的较大影响(约30%)。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的CO2ff浓度与PM2.5浓度普遍相关,灰霾期间CO2ff浓度显著升高,CO2ff与PM2.5两者的浓度同时变化,这可服务于我国当前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方案的实施。

我国大气14CO2观测的不足

我国在大气14CO2观测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通过14C示踪法得到了大气CO2ff浓度水平,但由于与源清单法得到的碳排放量(单位为吨)量纲不同,故还不能直接对比。国内有团队结合CO2观测和大气反演,研究了太原—晋中地区的碳排放量,但其反演中的先验清单还未经14C示踪校验。总体而言,我国在14CO2观测结合大气反演来定量碳排放量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此外,碳汇量的反演首先需要准确的化石碳排放量。因此,有必要构建一种“14CO2—CO2”双示踪剂反演系统,相较于仅考虑CO2的传统反演系统,双示踪剂反演系统能有效降低同化过程中因区分CO2ff与CO2bio不准确所产生的误差,从而进行我国更为精准的碳排放量反演。

建议

基于当前碳减排的国际形势和国际的研究前沿,大气14CO2观测是我国“双碳”领域一项非常重要且迫在眉睫的工作,对此提出如下4点建议。

我国幅员辽阔而大气14CO2的观测数据又比较缺乏。建议尽快结合大气反演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在我国建立涵盖不同类型地点的大气14CO2观测网络,全面揭示我国大气CO2中来自化石排放源和生物排放源的贡献量,展现我国CO2ff和CO2bio的分布图景,为大气反演等研究提供关键基础数据。

大气14CO2观测专业性强,精度要求较高(≤0.2%),因此,应统一开展相关培训,并统一大气14CO2观测标准和测量方法。定期组织国内比对,积极参与国际比对;定期与国外本底大气14CO2的观测数据对比;积极与国际同行交流最新经验和成果,扩大我国在此领域的影响力。

14C测试成本较高,且目前大气14CO2还不能在线观测;但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研究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建议将大气14CO2观测逐步纳入温室气体监测业务中,由相关科研院所牵头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大气14CO2样品采集、测量和质控等,并在研究上给予技术支持,由地方政府在采样点布设、样品采集、人员和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尽快将14CO2观测与大气反演相结合,开展全国和区域的碳排放量反演,进而校验清单碳排放量,提高我国碳排放数据的可靠性。

(作者:牛振川、王鹏、吴书刚、周卫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AI for Tech查包養心得nology:技术智能在高技术领域的应用实践与未来展望_中国网

包養行情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随着深度学习等技术近年来的突破,人工智能(AI)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学、制药等自然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DeepMind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辅助发现数学猜想和定理证明;生物学领域中AlphaFold2已经可以预测超过350 000种人类基因组蛋白质,以及超过100万个物种的2.14亿个蛋白质,几乎涵盖了地球上所有已知的蛋白质,解决了困扰结构生物学50年的难题;DeepMind和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合作提出将强化学习用于优化托卡马克内部的核聚变等离子体控制;华盛顿大学戴维·贝克教授团队利用AI技术精准地从头设计出能够穿过细胞膜的大环多肽分子,创新了口服药物设计的新思路。这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的成功应用都标志着以AI for Science(智能化科研)为核心的第五科研范式已经成为提升科研效率,推进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的强大工具,有望带来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

虽然AI for Science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但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又有所差别。笔者认为可以将其进一步细分为广义和狭义的AI for Science。其中,广义的AI for Science是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既包括了自然包養網科学领域的规律和知识发现(如数学猜想的证明、物理规律的发现等),也涵盖了解决高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如超短临天气预报、托卡马克控制、生物制药等)。狭义的AI for Science重点强调自然科学领域的内在规律、知识和结构发现,如发现行星运动的开普勒定律、发现人类基因组蛋白质结构等。与狭义的AI for Science不同,AI用于解决高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主要依赖于发明和创造出新的人造物(artifacts),包括新方案、新方法、新工具和新产品等。AI在高技术领域的应用,由于其应用目的、技术路线等方面和狭义的AI for Science有所不同,笔者认为更适合将其归类到AI for Technology(技术智能)的范畴。

表1总结了狭义的AI for Science和AI for Technology的区别。从应用目的来看,如前所述,AI for Science目的是希望发现自然科学领域人类目前未知的运行机制、机理、规律、结构等;而AI for Technology更强调的是发明创造出满足特定需求的方案、方法、工具和物品等包養。以信息论来进行类比,AI for Science可以看作是信息编码和压缩的过程,通过AI将大量观察数据编码成符号化的规律或知识;AI for Technology可以看作是信息解码和解压缩的过程,通过AI将大量满足需求规范的样例解码成人造物的具体设计细节和组成成分。从输出结果来看,AI for Science本身具有强烈的探索性,其输出结果是事先未知的;AI for Technology是设计出符合预定义需求规范的人造物,其输出结果是精确已知的。从技术路线来看,AI for Science主要利用了AI的强大建模能力,实现对大量观察数据的准确拟合;而AI for Technology则更侧重于利用AI的生成能力,以生成满足需求规范的目标人造物。从算法精度要求上看,AI for Science追求的是大量数据下统计意义的可接受性,要求输出的结果可以合理地解释自然现象(输入数据),如输入数据符合特定的统计分布规律;而AI for Technology强调的是单个个体的精确,要求输出的个体结果能够精确地满足预定义需求规范,如计算机程序自动设计要求输出的程序代码能够正确满足功能和性能规范。从这个角度看,AI for Techno包養logy对AI算法提出了更高的精度要求。

实际上,有关AI for Technology的研究自AI诞生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及图灵奖获得者、人工智能的奠基人之一赫伯特·西蒙(Herbet Simon)在其《人工科学》(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一书中对“自然物”和“人造物”进行了区分,并明确了发明创造满足人类需求的人造物本身也是门科学(artificial science),可以通过基于计算机程序的通用问题求解系统(general problem solver)来建模人类解决问题的流程,以实现“无人干预的设计”。赫伯特·西蒙和另一位人工智能的奠基人艾伦·纽威尔(Allen Newell)实现了通用问题求解系统,以自动解决多种不同类型的问题。这本质上是把人类求解问题的过程建模成由机器自动完成的搜索过程。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成器—测试”(Generator-Test)的循环,即通过生成器产生大量的潜在候选,然后通过测试来确定候选是否满足需求规范,反复迭代直到找到满足需求的候选。

参考上述流程,可以将AI for Technology建模成为“搜索+验证”的流程。“搜索+验证”流程的核心是通过搜索算法挑选合适的候选,自动验证所挑选的候选是否满足需求规范,如果不满足则需要自动修改和调整以生成新的候选,直到最终的输出结果满足需求。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快速演进,有望同时提升上述搜索和验证的效率,在扩大应用领域的同时加速整个问题求解的流程。

AI for Technology的科学问题及关键挑战

实现AI for Technology中“搜索+验证”的循环迭代,本质上是要解决如何在庞大的高维空间中找到精确满足复杂约束的最优解问题。对于实际的工程技术问题,其待搜索空间通常包含海量的潜在候选。以围棋为例,棋盘有361个位置,而每个位置有3种可能,其状态空间为3361;以蛋白质设计为例,长度为200的氨基酸蛋白,其可能序列有20200种可能;以软件程序设计为例,长度仅为100条指令的小程序(以广为使用的SPEC CPU程序为例,实际程序的指令数通常为上百万条),其状态空间就已经达到了26 400。这意味着计算机程序需要在庞大高维空间中进行搜索。搜索的目标是要得到满足人类需求的输出,而人类需求涉及功能、性能甚至是心理感受等多个维度,这也使得搜索目标的约束异常复杂。以手机的设计为例,除了核心的功能和性能等参数,还涉及需要满足视觉、触觉和交互等主观感受的约束。传统人工求解方法由于搜索空间庞大同时“搜索+验证”的迭代周期太长,在求解问题时通常仅限于找到满足约束的解,而人工智能方法可以极大加速“搜索+验证”过程,从而找到满足约束的最优解。

上述科学问题的求解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搜索效率、约束表达和验证精度上。

挑战一:如何对庞大的高维空间进行有效剪枝。对于传统的人工方法而言,由于人脑搜索能力和验证开销等限制,必须引入专家领域知识对空间进行大幅裁剪,从而在剪枝后的有限空间中进行搜索和验证。对于AI技术而言,由于没有领域知识或难以形式化表达,需要在庞大的高维空间中直接进行搜索。这种方式可以比人类专家考虑更多的潜在候选,从而找到人类专家未知的更优解。但是,由于空间过于庞大,即使是计算机程序也无法做到对整个空间的全遍历,因此通过AI技术对空间进行精确剪枝,从而在不丢失最优解的前提下将空间压缩多个数量级至关重要。

挑战二:如何准确地表达人类模糊二义甚至是不完整的需求规范。很多情况下,人类需求通常采用自然语言来进行描述,天然具有模糊二义性。同时,初始的用户需求经常具有不完整性,需要通过不断地迭代交互来细化和明确需求规范。例如,赫伯特西蒙就以舰艇设计为例说明了设计约束的复杂性,需要指挥官、作战人员、设计人员和各组件设计负责人等的不断交互迭代才能转变成为方便计算机求解的“结构良好问题”(well-structured problem)。近来热门的大语言模型由于建模了大量人类常识和经验,有望在从需求描述到问题形式化定义的转换过程中提供有效支撑。

挑战三:如何保证输出个体精确满足复杂约束。如前所述,AI for Technology要求输出的单个人造物能够精确地满足预定义的需求规范,即在单个样本上就要达到绝对正确。这与主流AI算法(如神经网络)主要强调统计意义上的精确性(对一张图片的识别错误影响不大)是矛盾的。即便是大语言模型在很多场景下提高了输出结果的精度,也无法在理论上提供精度的保证,导致在很多关键场景下仍然无法应用。因此需要通过算法理论的创新,能够在理论上保证输出精度或给出算法的理论下界,使得用户对输出结果是否满足需求规范有明确判断。

AI for Technology的应用实践:CPU芯片的全自动设计

笔者将AI for Technology的基本思想应用到了信息技术的核心物质载体——中央处理器(CPU)的设计和实现中,首次成功实现了在无人干预情况下由机器全自动设计出一款32位CPU——“启蒙1号”。与传统流程一般需要2—3年才能设计出一款工业级的CPU芯片不同,笔者团队仅在5小时内就完成了“启蒙1号”的全部前端设计,极大地提高CPU芯片的设计效率,有望变革传统的包養芯片设计流程。

与传统基于人工的CPU设计流程从需求规范出发,并且主要由工程师完成架构设计、逻辑设计、功能验证等流程不同,笔者团队提出的CPU设计方法本质上是以验证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在验证计划指导下从随机电路出发,由机器全自动完成包括验证、调试和修复的反复迭代直到获得满足设计需求的目标电路(图1)。其中,自动验证主要是检查结果是否满足需求并自动生成新的验证用例,自动调试是根据出错的结果搜索并定位出错的电路逻辑,自动修复则是在出错的电路逻辑基础上进一步搜索正确的电路逻辑。因此,自动调试和自动修复都可以看作是搜索的过程,与自动验证一起组成的完整流程遵循前面所介绍AI for Technology的“搜索+验证”核心流程。

为了保证验证的精度,笔者提出了基于二元猜测图(Binary Speculation Diagram,BSD)的设计方法。BSD方法是建立在传统的二元决策图(Binary Decision Diagram,BDD)的基础上,通过将传统BDD中的确定性子图替换成BSD中通过蒙特卡洛采样来确定的猜测节点。该方法天然具有良好的可解释性和“单调性”(即算法每次对电路的修改都能够比之前的设计更接近正确的设计),从而解决前述“自动调试”和“自动修复”的问题。具体而言,首先,BDD算法的树状结构能够很快搜索确定节点所对应的逻辑函数与外部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从而自动定位错误以解决自动调试的问题;其次,随着BDD的不断搜索展开,其所对应的逻辑函数理论上可以不断逼近原始函数,从而解决自动修复的问题。

CPU全自动设计是AI for Technology的典型应用,即通过AI技术来发明创造出CPU设计。实际上笔者发现自动设计出来的CPU不仅满足了由指令集架构(ISA)所预定义的功能需求,同时机器学习过程中甚至自主地发现了包含控制器和运算器等在内的冯诺依曼架构。对于机器而言,由于事先并没有关于冯诺依曼架构的任何预定义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时呈现出了AI for Science用于“科学发现”和“结果未知”的特征。

AI for Technology的未来展望

为了让AI for Technology能够在更多的高技术领域得到深度应用,未来可以从“搜索+验证”的核心流程入手,考虑如何进一步提高搜索和验证的效率,在加速创新流程的同时具备更强的创造能力,最终期望超过人类的发明创造水平。具体可以分别从人工智能范式的交叉融合、与第三科研范式的交叉融合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从搜索的角度看,其核心目的是提高搜索算法本身的效率,使其能够以更快速度逼近最优解。梯度下降法在神经网络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很多实际问题本身并不可微或者可微近似会带来极大的精度损失,导致难以直接应用梯度下降法。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多种人工智能范式的交叉融合。例如,AlphaGo中蒙特卡洛树搜索结合了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连接主义和以强化学习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这标志着连接主义和行为主义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呈现出了交叉融合的趋势。前面所介绍的CPU设计例子主要是基于以BDD为代表的符号主义来进行搜索。未来通过符号主义、连接主义和行为主义的深度交叉融合,有望大幅度提升搜索效率,从而在更大的搜索空间中找到更优的结果。

从验证的角度看,对输出结果是否满足需求规范进行判断通常要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实验验证。例如,新材料的设计需要通过实际实验来对其力学特性和耐久特性等进行充分测试。这势必会造成验证的资源投入和时间开销太大。为加速验证收敛,可以借助计算机模拟来构建响应模型,通过与响应模型的交互来判断是否满足需求规范。仍以CPU设计为例,实践中无法对每种可能的处理器设计都通过实际流片来进行验证,而是通过构建准确的模拟器来判断是否满足需求。因此,未来通过与基于计算机模拟的第三科研范式进行深入融合,构建起高效且准确的响应模型,有望进一步加速验证乃至整个创新流程。

(作者:陈云霁,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郭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走出大山 吕梁山护工的脱贫之路_中国扶贫在线_国家扶贫门查甜心包養網户

吕梁市

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

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

这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

沟壑纵横,植被稀少

作为山西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城市

吕梁曾一度成为深度贫困的代名词……

  走出大山的吕梁山护工

今年40岁的许艳平,来自吕梁市临县招贤镇小高家塔村。2016年,她来到白文职业技校,参加了吕梁市第一批吕梁山护工培训。在之后的5年时间里,她完成了从普通保姆、月嫂到家政公司老板的数次蜕变。

许艳平:我第一年4月在这儿培训的,到第三年的时候,我的月薪就达到了12800元,所以每个人都一定要去努力,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

许艳平的老家小高家塔村坐落在山圪梁上,极度落后的交通条件,几乎阻断了村落和外界的一切联系。贫穷,让村民们不得不开始另谋出路。逐渐地,下了山的村民便不再回来。原有128人居住的村庄,如今只剩4人常住。

陡峭的山崖,狭窄的道路,一眼望不到头的黄土,是许艳平对家乡的记忆。那时候,因为贫穷,她只读到小学三年级便辍学在家,即使受了伤也没钱去医院治疗。结婚后,日子依旧艰难。许艳平先后干过饭店服务员、物业保洁员,但每个月最多1500块钱的收入,使得一家人依旧无法摆脱贫困。

2016年,在柳林小学当保洁员的许艳平,从校长口中得知了吕梁山护工项目。在向村支书反复确认了护工培训免费的消息后,她决定抓住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吕梁市委副书记、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领导组组长 张广勇:农民群众的收入长期低位徘徊,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现象比较突出。没有可靠的就业和收入保证,脱贫攻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2015年,吕梁市开始尝试探索通过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实现精准脱贫。即通过对贫困群众进行家政、养老、母婴护理等技能免费培训,让大伙儿掌握一技之长,并帮助其走出大山、实现包養網稳定就业,从而带动全家脱贫。

吕梁市委副书记、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领导组组长 张广勇:虽然家政行业在我们国家算是刚刚起步,但是它的前景非常广阔,加上这几包養年二胎放开,中国老年社会的快速到来,家政行业确确实实是一个大有可为的行业。

但是,家政护理行业到底有着怎样的市场需求?有多大的市场潜力?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对从业者有着什么样的要求?这些疑问并没有现成的答案。2015年,吕梁市责成市人社局成立考察调研组分赴北京、太原等地对家政护理市场考包養網察,并同步和各地家政护理企业进行初步对接。

梁向男是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去北京考察之前,家政服务行业在他的印象中就是散乱和无序。随着考察的深入,令他吃惊的是,名校大学的博士毕业生竟然也在从事家政服务行业,这让他对这个行业刮目相看。

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梁向南:(我们的培训学校)高级护理学校,里面有大专,有本科,依托这两所学校培养一部分护理人员。(现在对护理的)需求量很大,全国有28个省市的直营店,和我们的合作非常不错。

梁向南回到吕梁后,根据考察的情况,将护工培训项目确定为养老陪护、病患陪护、月嫂育儿嫂、家居保洁等专业。并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磋商等方式,最终确定了吕梁市卫生学校、临县白文职业技校等6所公办院校,作为吕梁山护工培训基地。

与此同时,吕梁第一批护工培训开始招收学员的消息传到了许艳平这里。2016年4月,她只身前往了临县白文职业技校,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培训。每天早上8点开始学习护理知识,包括给孩子洗澡、穿衣服、产妇的身体恢复、做菜等课程。学习结束后,政府组织了全国各地的家政企业前来招聘,许艳平被太原的一家家政公司录用,正式成为了一名月嫂。

转变思想 迈出脱贫第一步

薛云梅是吕梁市临县双塔村人,结婚后,她生了三个孩子,老公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家里的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当护工前,她曾在饭店当过服务员、在加油站做过加油员、在游泳馆干过保洁员,但每月到手的钱,从未超过1500块。

2016年,薛云梅得知了护工培训项目的消息,然而,由于对护工行业不了解,再加上自己的偏见,她还是坚决放弃。

  薛云梅:那个时候对这个行业特别陌生,一说是伺候人,心里面就不想去了。

直到2017年,薛云梅听说,有朋友经过吕梁护工培训后去了北京,一个月能挣四、五元,这让薛云梅动了转行当护工的想法。

在朋友的积极劝说下,薛云梅报名参加了2017年4月的吕梁山护工培训。6月,她就成为了太原市中心医院的一名病患护理工。

薛云梅:收获特别大,参加了护工培训后,我才开始学普通话。在技能上,像心肺复苏、骨折病人多少小时以后用热水,多少小时用凉水、饭后多少小时吃药等,学到了很多东西。

短短一个月的护工培训,让薛云梅走出了大山,四年来,凭借着当护工,她不仅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还开阔了眼界,在改变家里贫困生活的同时,也让孩子有条件获得更好的教育。

根据吕梁市提供的数据,5年来,吕梁市共举办了33期护工培训,培训人数61131人,实现就业33243人。经过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的就业指导组考察,备案登记的合作用人企业已累计240家。吕梁护工的就业区域已包養網经辐射在山西、北京、内蒙、广东、江苏等20多个省市。

但是,即便已经有了5年的实践,让培训人员最终走向护理岗位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多贫困户不敢走出去,要转变思想观念,必须过四关:首先自己得想开,第二关是家庭关,第三关是邻里关,最后一关是亲戚关。

今年35岁的马金莲目前是吕梁一家家政公司的老板。5年前,她家还是柳林县的贫困户。2016年,参加完护工培训的她决定前往北京,却遭到家人坚决反对。

马金莲:当时我们全家人,包括亲戚都以为我是要去做传销了,一方面是担心我的安全,还有一方面我老公感觉他没面子,不想让我去。

为了让大家坚定信心,勇敢地走出大山,每次护工培训结业招聘会结束后,吕梁市都要举行大型的护工欢送仪式,市委书记、市长,各县市区的主要领导也会亲自到站台送行,并给大家鼓劲加油。

看见市委领导都在欢送现场的时候,马金莲的家属终于放下心来,同意她去北京。

吕梁市委副书记、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领导组组长 张广勇:对所有参与培训的贫困群众,我们全部是“三包五免”,“三包”就是包吃包住包就业,“五免”就是免学费、免资料费、免服装费、免体检费、还免上保险。每一个护工都要持证上岗。

减免一切学习费用,这只是吕梁山护工项目打消村民学习顾虑的第一步。此外,在授课方面,除了烹饪、育儿等基础护理培训外,还增加了普通话、礼仪、急救等内容,让村民更有信心走出去。经过5年的布点建设,吕梁市政府分别在太原、北京、天津、青岛、神木、烟台、河北等地建立了6个服务部,17个服务站,主要通过挂靠当地用人单位和用人企业、实行委托管理的方式,为走出吕梁的护工们提供直接帮扶。

改变命运的她们 还有更大的理想

2017年,许艳平当选山西省人大代表。2018年,她成立了一家家政服务公司。目前公司旗下有1000多名员工,在全国各地从事护理、月嫂、育儿、居家保洁、物业等工作。

通过护工培训、改变命运,许艳平的经历被大家口口相传,受到护工培训学校的邀请,许艳平多次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大家,放下思想的包袱,走出大山,脱贫致富。

许艳平:我相信大家现在和我一样都有了专业的技能,有勤劳的双手,为什么不出去改变你的命运呢,口袋里有钱了,站到哪都自信满满。

薛云梅也经常在工作之余,通过微信和同村的姐妹们讲述她打工的故事。姐姐看到这些后,也在她的鼓励下,于2018年9月份参加了吕梁山护工培训,并走出了大山,成为了一名护工。

薛云梅:工作时间长了,我就觉得病人特别需要我们护工行业,我们和医院科室、病人之间搭了一个桥梁。作为一个护工,你要有热心、爱心、耐心,做好咱们的本职工作,挣钱是一方面,同时也觉得我的这份工作特别伟大,特别有价值感。

2020年10月16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布了本年度的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名单。马金莲成为了25名获得奋进奖的先进个人之一。

来到北京后,在马金莲的帮助下,在半年时间里,共有300多人跟着她走出大山,来到北京从事家政工作。

与此同时,2020年11月20日,马金莲的养老服务中心在市政府的资助下完成了改建,目前已经入住14名老人和1名精神障碍患者,其中3人因家境贫困免受所有费用。

马金莲: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面,让我真正体会到说这个养老行业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我就有一个梦想,建立一个一两百床位的养老院,甚至扩展到医养结合,让这些农村老人真正老有所养。

 

     目前

吕梁山护工培训项目

在全国已有222家合作单位

围绕市场,围绕需求,围绕客户

坚持职业化管理

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能够

走出大山 改变包養命运

新华全媒+|“你是我的英雄查包養,我做你的双腿”_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包養網排名

保姆推着坐在包養網轮椅上的顾伟力准备去公园赏花,段肇谊(左)在一旁跟随(7月30日摄)。

今年80岁的段肇谊年轻时是一名军医,在医院遇到了为勇救战友而截瘫的军人顾包養伟力。被英雄事迹深深打动的段肇谊,选择与顾伟力步入婚姻的殿堂。结婚后,段肇谊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照包養網顾残疾丈夫的重担,两人相濡以沫已走过50余载时光。2021年,段肇谊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包養網心得德模范荣誉称号。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查包養網站比較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及实践_中国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为保护该地区独特的高寒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2016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21年成为我国首批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总面积达19.07×104 km2。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丰富,草地总面积13.25×104 km2,林地总面积为495.95 km2。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共有种子植物832种,野生动物310种,多为青藏高原特有种,且种群数量大,被称为“高原上的野生动物王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包養地貌,该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极易受到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干扰,因此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与实践,对于保护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维护我国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战略安全、物种安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开展以来,围绕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基于三江源区草地的多功能性及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探索形成了“理念革新、理论创新、技术突破、模式集成、示范推广、协同发展”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支撑新范式,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路径,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了三江源经验。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及成因

三江源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其具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包養網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自然景观多样性。据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0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共有种子植物832种,分属50科231属;野生脊椎动物310种,隶属于32目75科,其中兽类8目19科62种,鸟类18目44科196种,两栖类2目5科7种,爬行类1目3科5种,是珍贵的种质资源和高原基因库。

如何遏制草地生态环境退化、恢复退化草地、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已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维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三江源区是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的地区,由于土层发育年轻,土壤贫瘠,抗侵蚀能力弱,植物生长缓慢,生产能力低下,生态系统处于年轻的发育阶段,表现出不稳定性和强烈变化的特征。另外,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干扰,气候向偏暖或局部湿润趋势发展包養,造成冰川退缩、雪山融化、河流径流量减小、土壤侵蚀、草地退化和土地沙漠化问题。草地退化伴随着植物多样性的丧失,进而改变了野生食草动物的栖息环境,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岛屿化和关键物种种群数量下降等,生物多样性遭到不同程度威胁,野生动物栖息地生态环境面临挑战,影响了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

与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相融合:理念革新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联合主办研讨会形成的报告强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分割的威胁,需要一种综合方法来协同应对。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2》指出,“地球生命力指数”(living planet index,即脊椎动物种群平均下降幅度)自1970年以来平均下降了69%,说明构建自然向好(nature positive)型社会刻不容缓。因此,“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呼之欲出,其目标是采取广泛行动,转变社会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确保到2050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同愿景,并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其他生物多样性相关多边协定、进程和文书提供纲领性指导文件,也将促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执行。

实现自然向好型社会的重要前提是尊重世界各地土著居民和当地社区的权利,而缓解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双重危机的重要途径则是提升环境保护和自然修复水平、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食品以及快速深入推进全产业脱碳。三江源国家公园在体制机制试点阶段,就充分重视与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接轨,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恢复和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发展了草地多功能性理论,明确了多功能目标实现新途径,研发了物种保护和区域发展新技术,提出了2个相结合发展新理念,即: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示范推广范式、生物多样性与牧民可持续生计相结合的和谐发展模式,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推广、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包養行情

草地功能再认识及多功能目标管理:理论创新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社会矛盾的变化,对草地功能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新时代草地除了传统的畜牧业生产功能外,调节功能、供给功能、支持功能及文化功能等也逐步被人们所探知应用。在草地生态服务价值中,管理者最为关注的两大属性分别为草地生物多样性保育和自然资源属性。三江源国家公园兼具生物多样性保育、草地服务功能及观赏价值。通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的建设与实践,构建新时代草地多功能目标和管理框架,从功能、资源和服务3个层次赋予草地多功能性。依据草地功能可将草地分为保护草地、放牧草地和栽培草地3种类型,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则形成了草地的资源多样性。此外,草地还可实现调节、供给、支持和文化等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新时代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框架凝练了草地功能类型多样性、生物资源和多样性服务等基础理论,创新了草地资源利用、生态功能提升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技术体系,探究了草地生态、生产和生活等多功能优化管理路径(图1),以维系草地多功能属性,保护草地健康和可持续利用,实现了保护自然、服务人民和永续发展的目标。

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框架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原理指导技术创新,通过技术体系集成区域发展模式,形成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的完整创新体系和链条。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框架的理论基础包含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物多样性、营养级(食物网)、营养非平衡、营养生态位、中度干扰、适合度、再野化和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等理论。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框架的技术体系包括地表信息精准测量及遥感反演、基于草地物质积累的牧食率及承载力测度、牧草育种等技术体系,以及饲草种植-加工与家畜营养均衡饲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及资源保护和利用、生态功能提升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技术体系。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的模式涵盖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气候-生物-资本资源区域耦合、有蹄类野生动物与放牧家畜均衡管理、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模块化动态模型等内容。

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框架将草地的多功能性作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更好地实现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与自然保护地建设。具体实践为:优化保护地草地、放牧草地和栽培草地空间布局,实现草地的多功能管理目标(图1);科学核定放牧草地载畜量,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地制宜扩展栽培草地建植,创建现代和区域性草牧业生产新模式,突破高寒地区草牧业季节性和区域性营养不均衡的瓶颈;实施保护地放牧家畜与当地野生食草动物平衡管理的示范工程,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实施新的补偿标准,以“机会+管护”成本为原则进行补偿,根据保护效果寻找新的补偿机制,解决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

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技术突破

保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首要是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对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监测、栖息地评估、生态廊道规划、承载力核定、生态修复、优质牧草种植及加工和家畜营养均衡养殖等方面进行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实现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精准化管理和技术突破(图2)。应用无人机、人工智能(AI)自动判别、系留气球、直升机搭载光电吊舱、卫星遥感监测等新设备,对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栖息地分布、群落数量、生态廊道等进行有效监测和规划。综合考虑不同植被草地类型、牧草质量、季节动态、动物数量及营养需求等因素,根据不同畜群结构换算成羊单位指数,核算国家公园草地承载力。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退化栖息地实施近自然修复为主的恢复治理,生产承接区栽培草地产量质量双提升,生态畜牧业创新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研发配套关键技术。

动物空中监测平台及其技术创新

多无人机合作调查藏羚种群数量。对可可西里卓乃湖产羔地6 km2的藏羚进行精准监测,传统调查需要4—6 d才能完成飞行作业,通过4架无人机联合优化作业,时间缩短为2 h,获得大约6×104只的藏羚影像资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小面积大密度最完整的资料。

系留气球空中监测平台。首次在海拔4 600 m以上进行系留气球对地面观测作业,使用热红外传感设备对藏羚夜间行为进行监测,获取藏羚夜间采食、休憩、迁徙和交配等行为资料。气球升空150 m可监测2—5 km范围内大型野生动物,温度分辨率大于0.1℃,地面分辨率3—5 cm,为野生动物行为研究及数量调查提供创新技术支撑。

直升机搭载光电吊舱及光电球。吊舱及光电球可搭载可见光、中波红外、偏振光、激光雷达、高光谱等设备,地面可见光分辨率达到5—7 cm,高光谱成像仪分辨率达30 cm,续航能力达500 km,具有续航能力强、地面分辨率高、综合(动物、植被特征、地形地貌、水资源)监测的优势。

卫星遥感监测。借助高分遥感卫星,在设定的大样方区域进行观测,获取试点区域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基于高精度遥感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价方法,提取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信息,形成区域野生动物种群分布控制性数据。遥感影像分辨率高于或等于0.12—0.25 m的分辨率时,结合地理特征信息,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可确定大型有蹄类野生动物数量及分布。通过监测计算,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2.3×104 km2范围内藏羚、藏原羚和藏野驴数量分别为3.7万、3.4万和1.7万头(只),密度大于地面样带监测数据。目前,探明三江源国家公园牧草干物质生物量为516.78 kg/hm2,家畜生物量为3.61 kg/hm2,野生食草动物生物量为1.52 kg/hm2,食肉动物生物量为0.017 kg/hm2(图3),三江源国家公园营养级结构稳定,食物链趋于完整。

空中监测影像的食草动物AI判别。对无人机影像进行灰度化、高斯滤波、二值化处理、返回检测,自动获取主要大型食草动物种群数量与空间分布,精度达到90%以上。

国家公园濒危动物栖息地评估及生态廊道规划技术

栖息地破碎化阻碍了不同生境斑块的同物种群体间交流,增加了近亲繁殖及遗传漂变导致的灭绝风险,限制了物种应对长期环境变化的能力。因此,保持和恢复野生动物景观连通性对野生动物保护极为重要。尤其是对于生境破碎化严重的物种,通过建立物种迁移廊道,增强生境连通性能够保持物种种群间的扩散和基因交流。基于野生动物本底调查,结合查阅文献获得的物种分布位点,收集4大类77小类环境变量,选择相关环境变量构建模型,确定旗舰物种高、中、低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物种迁移阻力面及迁徙廊道构建,以核心保护区(适宜分布区)作为廊道建设的“源”,节点之间累积成本最低的路线,即为物种迁徙廊道。在此基础上,绘制了藏羚、藏野驴、藏原羚等野生动物分布图,利用栖息地适宜性指数对雪豹、藏羚、藏野驴等10个物种的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估,设计了适宜的迁移廊道。

草地放牧承载力核定技术创新

根据草地生产学和动物营养学原理,计算高寒草地典型草地的牧草产量、营养品质的季节动态以及不同食草动物的采食量和营养需求,参考包養《草畜平衡评价技术规范》(LY/T 3320—2022),结合天然草地退化状况和管理目标,制订草地放牧利用率标准,据此核算草地食草动物的承载力。

剖析食草动物对草地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对草地承载力进行科学精细核定。根据家畜羊单位核算系数,将放牧家畜数量校准核定为羊单位;量化有蹄类和啮齿类食草动物对草地承载力的贡献;根据产草量和营养品质地面监测数据及遥感校正的季节动态草地牧草有效供给量,确定栽培草地在草畜平衡中的贡献;权衡生产方式对草地承载力的影响。研究为三江源区草地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经核算,三江源区及三江源国家公园草地承载力分别为0.58和0.21 SHU/hm2。

三江源国家公园一般管控区放牧家畜营养均衡养殖技术

在精确核定不同场景下高寒草地食草动物承载力基础上,通过天然草地优化配置,开展返青期休牧、合理放牧利用、分区轮牧和冷季适度补饲,降低草地压力,提升草地生态功能,为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提供空间。在春季草地返青期,实施天然草地返青期休牧,此时放牧家畜进行短期圈养,促进草地植被生长;夏季草地盛草期,在保护草地的前提下实施天然草地合理放牧,提升草地利用效率;在秋季草地繁殖生长期实施分区轮牧,保护草地繁殖生长和种子库;在冬季枯草期,实施适度补饲,提高家畜繁活率、促进健康生长。在三江源区采用返青期休牧技术,草地群落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分别达到8.13 cm、95.81%、379.51 g/m2和2791.32 g/m2。应用藏羊和牦牛营养均衡饲养技术,饲养周期分别缩短2.5年和4.5年,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等效益。

国家公园外围支撑区高产优质饲草种植及加工技术

充分利用农区和农牧交错区的耕地、光、热等资源,结合不同饲草作物种间的土壤营养需求和生态位差异,开展不同牧草(禾本科和豆科)的混播、套播,苗期根据杂草生长情况进行除杂,提高优质牧草供给量。根据放牧家畜营养需求,挖掘不同饲草料间的组合效应及家畜消化利用潜力,对不同饲草料进行组合搭配、揉搓粉碎、青贮发酵等加工处理,生产青干草、草块、草颗粒、捆裹青贮等系列草产品,为国家公园内放牧家畜提供优质饲草保障。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外围支撑区广泛应用,如玉树市巴塘滩、囊谦县,果洛州玛多县,海南州贵南、兴海、同德等县。在三江集团的贵南草业公司、青海省现代草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南县嘉仓、雪域诺央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等进行推广应用,年均建植高产优质人工草地450 hm2,年生产加工优质饲草4 355 t,燕麦青干草粗蛋白含量7%以上,青贮燕麦粗蛋白含量8%以上,解决了1.15万羊单位冬季舍饲饲草供给,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江源国家公园多样性保护实践:模式集成

星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体系及应用。在整合近10年来三江源地区所有相关野生动物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样线-样方-样点的地面调查为主,结合无人机、红外相机和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手段,建立了星-空-地一体化的野生动物调查方法,完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本底调查,建立了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物种数据库。编制完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物种名录,含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70种,隶属4纲29目72科,其中兽类8目19科44属62种,鸟类18目45科121属196种,两栖类2目5科7种,爬行类1目3科5种。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共分布有各类保护动物203种,约占分布物种总数的3/4。其中,国家一级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16种和42种,有益、有重要经济价值、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142种,省级保护动物30种。

濒危动物栖息地评价与保育模式。集成应用适宜栖息地评价技术、生态廊道设计技术,构建“调查-监测-生境适宜性-生境连通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利用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物种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遥感影像解译,基于保护等级和承载力等不同策略叠加分析,绘制保护物种分布图集1套10张,分析评估了国家公园藏羚、藏野驴、野牦牛、藏原羚、雪豹、猎隼、高山兀鹫、大鵟等8种珍稀野生动物适宜的栖息地分布范围,规划6处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体验区,规划出7条藏羚迁移廊道,增加生境连通性,旗舰物种数量持续上升。为公园内珍稀野生动物潜在栖息地识别、保护和修复提供依据,为国家公园边界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三江源国家公园物种再野化模式。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及周边地区,依据营养生态位、种群扩散能力、中度干扰理论和资源空间化配置等相关理论,优化不同草地类型的空间布局、调和家畜和野生食草动物的营养生态位、提高野生动物种群承载力,实现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最优化,形成了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的“自然保护地再野化模式”。在三江源周边地区通过籽实体农业到营养体农业转变,建立6.7×104 hm2高质量人工草地,每年可输出61×104 t牧草,基本实现了国家公园类的草-野生食草动物-家畜平衡。在三江源周边地区建立畜牧业生产转移承接区,发展高效畜牧业,实施食草动物与家畜的平衡管理的示范工程,通过转移81万只羊单位家畜,扩大有蹄类野生动物栖息地3.85×104 km2,实现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生产的“双赢”。

高寒草地生态-生产功能双提升模式。高寒草地自然景观和群落结构是放牧家畜和食草类野生动物与草地植被协同演化的结果,是长期放牧活动和野生食草动物啃食条件下形成的偏途顶级群落。集成草地承载力核定及其预警、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动态监测、草地可持续利用等技术,形成“基于原真性维持的高寒草地合理利用模式”,监测年际和季节动态的食草动物承载力,确定草地超载临界值,为区域草地管理提供基本遵循,20年来草地生产力逐步增长并趋于稳定。在退化高寒草甸实施生态修复技术、黑土山(坡)分类干预修复技术、退化高寒草原生态修复技术,形成乡土草种混播+免耕补播+生物炭+功能菌肥+生长季休牧技术的近自然修复体系,集成“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模式”。治理重度退化高寒草地71×104 hm2,建设退牧还草和饲草料基地291×104 hm2,植被覆盖度提高到70%以上,地上生物量达到4.5—7.5 t/hm2;区域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和防风固沙量分别为742 m3/hm2、28.4 t/hm2和22.44 t/hm2,均呈现增加趋势。近20年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净生产力持续增加,多年平均值为0.37 t/hm2,每年固碳潜力约840×104 t。

科学研究与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相结合:示范推广

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模式的实践。通过推广“调查-监测-生境适宜性-生境连通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2016年公布的IUCN红色名录中藏羚从“濒危”调整为“近危”,2017年IUCN红色名录将雪豹从“濒危”调整为“易危”、棕熊、狼及小型猫科动物易得可见,食物链和食物网趋于完整,生态系统复杂性和稳定性明显增加(图3)。三江源国家公园藏羚、藏原羚、藏野驴、野牦牛和白唇鹿种群数量分别为6万头、6万头、3.6万头、1万头和1万头(图4);食肉动物主要有雪豹、棕熊、赤狐、藏狐、兔狲、荒野猫、猎隼等,种群较多的是藏狐、兔狲和荒野猫,数量分别为2万只、2万只和1万只。

三江源国家公园草畜平衡管理工程落地实施。支持建设外围支撑区(生产承接区),转移超载家畜到公园外的外围支撑区,实现“保护”与“生产”功能的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三江源东部的同德、贵南等地,建植饲草基地,壮大草产业并实现籽实体农业向营养体农业的快速转变,突破了草地畜牧业营养供求季节不平衡瓶颈,有效解决国家公园过载过牧问题,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建设中的“人-畜-地”矛盾提供了示范样板。

草地多功能管理模式创建及示范应用。基于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化及多功能特性,创建草地多功能管理模式(图5),在三江源及周边区域规模化应用,实现了不同类型草地在区域高效耦合,孵化出青海省“西繁东育、高繁低育”等草地畜牧业工程,构建“以小保大,减压增效”的高原草牧业生产新范式,助推三江源区草地畜牧业发展迈向新台阶。

针对区域生态功能维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需求,提交咨询建议,为国家战略和政策制定提供科技支撑服务。笔者团队提交的《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咨询建议》、《草地建设成就、问题及建议》获决策层的重视,并纳入“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和青海省“十三五”规划;策划建立“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准。12项咨询建议及报告推动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和“退牧还草工程”等重大工程实施,为指导同类地区实施各项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牧民可持续生计相结合:协同发展

制定“以小保大,减压增效”系统解决方案,提高草地生产效率。创建并示范高寒放牧区天然草地合理利用及家畜繁育、农牧交错区饲草料生产及集约化养殖、河谷农业区农副产品高效利用为一体的“三区耦合”模式。推广建植高产优质人工草地6.7×104 hm2,年生产加工优质饲草61×104 t,解决400万羊单位冬季饲草供给问题,新增年出栏量215万羊单位,占三江源区家畜出栏量的30%,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地放牧压力,增强了家畜抵御雪灾的能力。

“生物多样性保护+”5项新技术,多策并举、多方参与实现物种多样性保护。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畜牧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栖息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饲草产业”“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食草动物与家畜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网营养级复杂性”技术(图6)。建立饲草料生产示范基地38×104 hm2,牛羊营养均衡养殖基地2个,健康养殖牛羊75万头(只)。牧草良种及牛羊营养均衡饲养累计销售收入达到2.37亿元,有效促进了三江源草地生态功能恢复、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及经济效益提高。有效支撑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促进了三江源区生态功能恢复、后续产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快了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畜产品增值的技术研发,推动了当地农牧民参与保护生态,改变了当地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农牧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实现了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

探索以原真性保护效果为依据的生态补偿机制新思路。基于“机会成本+管护成本”为基础的补偿原则,以区域理论载畜量为牧压上限,核定国家公园内的家畜数量,转移超载家畜到公园外的外围支撑区。《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与家畜争食草场问题及补偿试点建议》,在三江源国家公园13个行政村开展两期补偿试点,共投入资金近2 000万元,解决区域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减少人类放牧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有效缓解了家畜和野生食草动物争食草场及人兽冲突,助力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同向发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以数字技术赋能国家公园建设,拓展国家公园大数据应用。立足国家公园的自然禀赋和建设功能,以数字技术建立面向生态、环境监测的生态环境物联网监测平台,实现数据传输、管理、实时在线展示等功能。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建立四处长期监测样地,实现气象、水文、生物要素全天候监测及数据实时传输;建立面向三江源国家公园1.7万生态管护员的巡更管理平台,实现生态管护和监测功能;建立面向科研、管理和决策部门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数字产品管理展示平台,实现数据成果共享;制作72套关键动植物3D 增强现实(AR)数字模型和4套虚拟现实(VR)国家公园生态环境情景体验模型,建成面向大众的自然景观体验平台,实现国家公园自然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进一步实现了全民共享。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为自然保护地体系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注入了新的动力。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正式设园,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治理模式。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与实践,有效提升了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战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支撑和创新能力,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湖国家公园乃至未来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现代化治理体系及适应性管理提供了有效技术途径和新范式。

(作者:赵新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徐世晓、赵亮、张同作、胡林勇、李奇、郭同庆,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欧盟推出新计划查包養網 大力发展氢能_中国网

欧盟委员会近日发表声明称,已批准一项新计划以支持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对天然气的依赖,从而推动实现碳中和目标。在这项名为“IPCEL Hy2Infra”的计划推动下,32家公司将参与33个与氢能相关的项目,其中包括建设大型电解槽用于生产可再生氢、新建和改造约2700公里的氢传输及配送管道、建设大型储氢设施等。

斥巨资推出新计划

欧盟委员会表示,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波兰、葡萄牙和斯洛伐克7个欧盟国家将为“IPCEL Hy2Infra”计划提供69亿欧元的公共资金,预计还将带动超过54亿欧元的私人投资。按照欧盟委员会给出的时间表,计划涉及的大型电解槽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至2028年间投入运营,管道项目将在2027年至2029年间投入使用,该计划总体将于2包養網029年完成。

近年来,欧盟一直高度重视氢能发展。2020年,欧盟委员会出台了《欧盟氢能战略》,将绿氢视为交通、运输、化工、冶炼等行业低碳转型的终极方案,并在全产业链各环节部署了840个相关项目。2022年,欧洲能源供应调整计划公布,目标是到2030年在欧盟生产1000万吨可再生氢,并进口1000万吨可再生氢。欧盟还创建了“欧洲氢能银行”,加大对氢能市场的投资力度。

据报道,“IPCEL Hy2Infra”计划是欧盟推出的第三个涉及氢能的欧洲共同利益重点项目。2022年7月、9月,欧盟委员会先后在欧洲共同利益重点项目机制下批准推出两项补贴计划,以推动氢价值链创新技术和工业流程氢利用的进程。

增加包養清洁能源多样性

氢能是氢和氧进行化学反应释放出的化学能,也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加速开发利用的一种清洁能源。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氢能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建国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欧盟作为碳中和目标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近年来对氢能发展寄予厚望。氢能对于欧盟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转型非常重要。

专家指出,氢能相比太阳能、风能等其他清洁能源,具有储能密度高、储存时间长等特征,可以更高效地储存和包養網运输,更便于使用,也能更稳定地进行能源供应。此外,太阳能、风能等主要适用于某些场景,如阳光充足、风力充沛的地区。而氢能不存在这样的限制,可以适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氢能凭借独特优势,将给交通、冶金、化工等领域带来巨大转变包養。”刘建国说。

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进一步迫使欧盟加快发展氢能的步伐。“乌克兰危机以来,欧盟一直试图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为了提高自身能源独立性,欧盟大力加速清洁能源转型,加大对氢能产业的投入,增加清洁能源多样性。”刘建国说。

2022年,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曾在欧洲议会演讲时明确提出,氢能将在保障欧洲能源安全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后,多个欧盟成员国先后公布跨境输氢管道建设计划,欧盟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能源政策研究部)部长、研究员景春梅向本报表示,当前,发展氢能不仅是各国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的共同选项,更是在新冠疫情后实现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抓手,这也是欧盟日益重视发展氢能的一个重要原因。

仍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景春梅表示,当前,世界多国普遍加大发展氢能力度,但从全球范围来看,氢能的制备、储存、运输等整体产业链还未实现商业化应用,氢能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当下,全球比较热门的氢能发展方向是绿氢,各国目前更倾向于关注氢能与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耦合运行。欧盟在氢能终端应用上处于世界前列,但在燃料电池技术方面逊于日本和韩国。”刘建国说。

麦肯锡咨询公司相关报告显示,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预计到2050年,全球氢能需求量将大幅增长,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但需要相应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技术进步以满足预计需求。

谈及未来欧盟氢能发展潜力,景春梅认为,欧盟发展氢能的优势在于其既有核心技术、应用场景,也有资金保障,包養短板则在于氢源。“欧洲国家无法实现氢自给,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时间效力……最高法发布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释 _ 中国发展门户网-国查包養網站比較家发展门户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罗沙、刘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包養網即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为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最高人民法院12月30日发布了与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7件司法解释,与民法典同步施行。

记者从最高法12月3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民法典颁布以来,最高法对591件现行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其中与民法典规定一致的共364件,未作修改、继续适用;对标民法典,需要对名称和部分条款进行修改的共111件,经修改颁布后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决定废止的共116件,自包養明年1月1日起失效。

“凡是与民法典规定不一致的,坚决废止;同时,立足司法审判实践,该修改的修改,该重新制定的重新制定。确保司法解释符合民法典规定,确保法律适用标准统一。”最高法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贺荣说。

民法典施行后,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包養網排名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新旧交替,案件如何适用法律?

根据最高法关于适用民法典时间效力的司法解释,民法典施行后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最高法副院长杨万明表示,民法典为了更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作了很多新的规定,其中一些新的法律规定可以“溯及适用”。

“一种例外情形是‘有利溯及’,比如说民法典实施前订包養立的合同,按照当时的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合同无效,而民法典规定合同有效,就应当适用民法典的规定。这样更加符合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也有利于促进和鼓励交易。第二种是旧法对某一事项没有规定,而新法作出明确规定,基于维护公平正义、统一法律适用的需要,人民法院可以适用新法规定。”杨万明说。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最高法关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司法解释着眼于促进婚姻家庭和谐稳定,其中明确将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认定为虐待,体现了对家庭暴力坚决说“不”的鲜明导向。

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婚姻与房产问题,司法解释延续了现行婚姻法司法解释相关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规定的原则处理。

子女改姓,父母就可以拒绝扶养?司法解释规定,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养费。父或者母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当责令恢复原姓氏。

贯彻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原则,司法解释明确在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纠纷中,要尊重8周岁以上子女的真实意愿,删除原来10周岁的规定。

明确人工授精生子法律地位,司法解释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一致同意进行人工授精,所生子女应视为婚生子女,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民法典的有关规定。

随着社会发展,因继承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最高法副院长包養贺小荣说,最高法关于民法典继承编的司法解释以群众关切为出发点,其中规定,遗产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情况下,如果有继承人以外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或者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应当分给适当遗产,引导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

弘扬孝老爱亲,司法解释还规定,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虽然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但对需要扶养的被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分配遗产时,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此外,最高法关于民法典物权编的司法解释增加了民法典规定的“居住权”等新型用益物权,关于劳动争议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2件司法解释强化民生司法保障、维护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建筑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贺荣表示,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民法典的一大亮点。最高法将对有关重点热点问题加大调研力度,及时制定相应的司法解释或者规范性文件,加强审判指导,加强人格权的司法保护。

“袖珍”夫妻的自查覓包養價格强修车故事_中国网

11月15日,李宏伟在店门口维修车辆。

在内蒙古乌海市城区,说起电动车维修,不少居民都知道有一对“袖珍包養”夫妻开的维修店,修车手艺好为人实在。

患有“侏儒症”的李宏伟和张丽丽在2012年底结婚后便创业开维包養修店,因为积蓄不多,他们从同行那儿赊了8000多元的零配件慢慢起步。开店11年来,夫妻包養二人一直秉承“把顾客的车当成自己的车来修”的理念,经常加班包養加点提前把车修好,一些顾客没发现的小毛病免费维修,能修的尽量不换零件,广受顾客好评,店里顾客络绎不绝。在经营好维修店的同时,李宏伟和张丽丽也尽力帮助其他残疾人,陆续培养了多名残疾人学徒。他们通过包養網比較自身的努力,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三江查包養心得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及实践_中国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为保护该地区独特的高寒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2016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21年成为我国首批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总面积达19.07×104 km2。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丰富,草地总面积13.25×104 km2,林地总面积为495.95 km2。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共有种子植物832种,野生动物310种,多为青藏高原特有种,且种群数量大,被称为“高原上的野生动物王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该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极易受到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干扰,因此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与实践,对于保护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维护我国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战略安全、物种安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开展以来,围绕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基于三江源区草地的多功能性及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探索形成了“理念革新、理论创新、技术突破、模式集成、示范推广、协同发展”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支撑新范式,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路径,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了三江源经验。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及成因

三江源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其具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自然景观多样性。据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0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共有种子植物832种,分属50科231属;野生脊椎动物310种,隶属于32目75科,其中兽类8目19科62种,鸟类18目44科196种,两栖类2目5科7种,爬行类1目3科5种,是珍贵的种质资源和高原基因库。

如何遏制草地生态环境退化、恢复退化草地、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已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维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三江源区是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的地区,由于土层发育年轻,土壤贫瘠,抗侵蚀能力弱,植物生长缓慢,生产能力低下,生态系统处于年轻的发育阶段,表现出不稳定性和强烈变化的特征。另外,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干扰,气候向偏暖或局部湿润趋势发展,造成冰川退缩、雪山融化、河流径流量减小、土壤侵蚀、草地退化和土地沙漠化问题。草地退化伴随着植物多样性的丧失,进而改变了野生食草动物的栖息环境,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岛屿化和关键物种种群数量下降等,生物多样性遭到不同程度威胁,野生动物栖息地生态环境面临挑战,影响了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

与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相融合:理念革新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联合主办研讨会形成的报告强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分割的威胁,需要一种综合方法来协同应对。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2》指出,“地球生命力指数”(living planet index,即脊椎动物种群平均下降幅度)自1970年以来平均下降了69%,说明构建自然向好(nature positive)型社会刻不容缓。因此,“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呼之欲出,其目标是采取广泛行动,转变社会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确保到2050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同愿景,并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其他生物多样性相关多边协定、进程和文书提供纲领性指导文件,也将促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执行。

实现自然向好型社会的重要前提是尊重世界各地土著居民和当地社区的权利,而缓解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双重危机的重要途径则是提升环境保护和自然修复水平、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食品以及快速深入推进全产业脱碳。三江源国家公园在体制机制试点阶段,就充分重视与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接轨,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恢复和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发展了草地多功能性理论,明确了多功能目标实现新途径,研发了物种保护和区域发展新技术,提出了2个相结合发展新理念,即: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示范推广范式、生物多样性与牧民可持续生计相结合的和谐发展模式,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推广、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草地功能再认识及多功能目标管理:理论创新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社会矛盾的变化,对草地功能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新时代草地除了传统的畜牧业生产功能外,调节功能、供给功能、支持功能及文化功能等也逐步被人们所探知应用。在草地生态服务价值中,管理者最为关注的两大属性分别为草地生物多样性保育和自然资源属性。三江源国家公园兼具生物多样性保育、草地服务功能及观赏价值。通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的建设与实践,构建新时代草地多功能目标和管理框架,从功能、资源和服务3个层次赋予草地多功能性。依据草地功能可将草地分为保护草地、放牧草地和栽培草地3种类型,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则形成了草地的资源多样性。此外,草地还可实现调节、供给、支持和文化等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新时代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框架凝练了草地功能类型多样性、生物资源和多样性服务等基础理论,创新了草地资源利用、生态功能提升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技术体系,探究了草地生态、生产和生活等多功能优化管理路径(图1),以维系草地多功能属性,保护草地健康和可持续利用,实现了保护自然、服务人民和永续发展的目标。

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框架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原理指导技术创新,通过技术体系集成区域发展模式,形成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的完整创新体系和链条。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框架的理论基础包含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物多样性、营养级(食物网)、营养非平衡、营养生态位、中度干扰、适合度、再野化和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等理论。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框架的技术体系包括地表信息精准测量及遥感反演、基于草地物质积累的牧食率及承载力测度、牧草育种等技术体系,以及饲草种植-加工与家畜营养均衡饲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及资源保护和利用、生态功能提升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技术体系。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的模式涵盖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气候-生物-资本资源区域耦合、有蹄类野生动物与放牧家畜均衡管理、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模块化动态模型等内容。

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框架将草地的多功能性作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更好地实现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与自然保护地建设。具体实践为:优化保护地草地、放牧草地和栽培草地空间布局,实现草地的多功能管理目标(图1);科学核定放牧草地载畜量,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地制宜扩展栽培草地建植,创建现代和区域性草牧业生产新模式,突破高寒地区草牧业季节性和区域性营养不均衡的瓶颈;实施保护地放牧家畜与当地野生食草动物包養平衡管理的示范工程,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实施新的补偿标准,以“机会+管护”成本为原则进行补偿,根据保护效果寻找新的补偿机制,解决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

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技术突破

保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首要是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对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监测、栖息地评估、生态廊道规划、承载力核定、生态修复、优质牧草种植及加工和家畜营养均衡养殖等方面进行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实现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精准化管理和技术突破(图2)。应用无人机、人工智能(AI)自动判别、系留气球、直升机搭载光电吊舱、卫星遥感监测等新设备,对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栖息地分布、群落数量、生态廊道等进行有效监测和规划。综合考虑不同植被草地类型、牧草质量、季节动态、动物数量及营养需求等因素,根据不同畜群结构换算成羊单位指数,核算国家公园草地承载力。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退化栖息地实施近自然修复为主的恢复治理,生产承接区栽培草地产量质量双提升,生态畜牧业创新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研发配套关键技术。

动物空中监测平台及其技术创新

多无人机合作调查藏羚种群数量。对可可西里卓乃湖产羔地6 km2的藏羚进行精准监测,传统调查需要4—6 d才能完成飞行作业,通过4架无人机联合优化作业,时间缩短为2 h,获得大约6×104只的藏羚影像资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小面积大密度最完整的资料。

系留气球空中监测平台。首次在海拔4 600 m以上进行系留气球对地面观测作业,使用热红外传感设备对藏羚夜间行为进行监测,获取藏羚夜间采食、休憩、迁徙和交配等行为资料。气球升空150 m可监测2—5 km范围内大型野生动物,温度分辨率大于0.1℃,地面分辨率3—5 cm,为野生动物行为研究及数量调查提供创新技术支撑。

直升机搭载光电吊舱及光电球。吊舱及光电球可搭载可见光、中波红外、偏振光、激光雷达、高光谱等设备,地面可见光分辨率包養行情达到5—7 cm,高光谱成像仪分辨率达30 cm,续航能力达500 km,具有续航能力强、地面分辨率高、综合(动物、植被特征、地形地貌、水资源)监测的优势。

卫星遥感监测。借助高分遥感卫星,在设定的大样方区域进行观测,获取试点区域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基于高精度遥感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价方法,提取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信息,形成区域野生动物种群分布控制性数据。遥感影像分辨率高于或等于0.12—0.25 m的分辨率时,结合地理特征信息,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可确定大型有蹄类野生动物数量及分布。通过监测计算,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2.3×104 km2范围内藏羚、藏原羚和藏野驴数量分别为3.7万、3.4万和1.7万头(只),密度大于地面样带监测数据。目前,探明三江源国家公园牧草干物质生物量为516.78 kg/hm2,家畜生物量为3.61 kg/hm2,野生食草动物生物量为1.52 kg/hm2,食肉动物生物量为0.017 kg/hm2(图3),三江源国家公园营养级结构稳定,食物链趋于完整。

空中监测影像的食草动物AI判别。对无人机影像进行灰度化、高斯滤波、二值化处理、返回检测,自动获取主要大型食草动物种群数量与空间分布,精度达到90%以上。

国家公园濒危动物栖息地评估及生态廊道规划技术

栖息地破碎化阻碍了不同生境斑块的同物种群体间交流,增加了近亲繁殖及遗传漂变导致的灭绝风险,限制了物种应对长期环境变化的能力。因此,保持和恢复野生动物景观连通性对野生动物保护极为重要。尤其是对于生境破碎化严重的物种,通过建立物种迁移廊道,增强生境连通性能够保持物种种群间的扩散和基因交流。基于野生动物本底调查,结合查阅文献获得的物种分布位点,收集4大类77小类环境变量,选择相关环境变量构建模型,确定旗舰物种高、中、低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物种迁移阻力面及迁徙廊道构建,以核心保护区(适宜分布区)作为廊道建设的“源”,节点之间累积成本最低的路线,即为物种迁徙廊道。在此基础上,绘制了藏羚、藏野驴、藏原羚等野生动物分布图,利用栖息地适宜性指数对雪豹、藏羚、藏野驴等10个物种的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估,设计了适宜的迁移廊道。

草地放牧承载力核定技术创新

根据草地生产学和动物营养学原理,计算高寒草地典型草地的牧草产量、营养品质的季节动态以及不同食草动物的采食量和营养需求,参考《草畜平衡评价技术规范》(LY/T 3320—2022),结合天然草地退化状况和管理目标,制订草地放牧利用率标准,据此核算草地食草动物的承载力。

剖析食草动物对草地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对草地承载力进行科学精细核定。根据家畜羊单位核算系数,将放牧家畜数量校准核定为羊单位;量化有蹄类和啮齿类食草动物对草地承载力的贡献;根据产草量和营养品质地面监测数据及遥感校正的季节动态草地牧草有效供给量,确定栽培草地在草畜平衡中的贡献;权衡生产方式对草地承载力的影响。研究为三江源区草地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经核算,三江源区及三江源国家公园草地承载力分别为0.58和0.21 SHU/hm2。

三江源国家公园一般管控区放牧家畜营养均衡养殖技术

在精确核定不同场景下高寒草地食草动物承载力基础上,通过天然草地优化配置,开展返青期休牧、合理放牧利用、分区轮牧和冷季适度补饲,降低草地压力,提升草地生态功能,为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提供空间。在春季草地返青期,实施天然草地返青期休牧,此时放牧家畜进行短期圈养,促进草地植被生长;夏季草地盛草期,在保护草地的前提下实施天然草地合理放牧,提升草地利用效率;在秋季草地繁殖生长期实施分区轮牧,保护草地繁殖生长和种子库;在冬季枯草期,实施适度补饲,提高家畜繁活率、促进健康生长。在三江源区采用返青期休牧技术,草地群落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分别达到8.13 cm、95.81%、379.51 g/m2和2791.32 g/m2。应用藏羊和牦牛营养均衡饲养技术,饲养周期分别缩短2.5年和4.5年,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等效益。

国家公园外围支撑区高产优质饲草种植及加工技术

充分利用农区和农牧交错区的耕地、光、热等资源,结合不同饲草作物种间的土壤营养需求和生态位差异,开展不同牧草(禾本科和豆科)的混播、套播,苗期根据杂草生长情况进行除杂,提高优质牧草供给量。根据放牧家畜营养需求,挖掘不同饲草料间的组合效应及家畜消化利用潜力,对不同饲草料进行组合搭配、揉搓粉碎、青贮发酵等加工处理,生产青干草、草块、草颗粒、捆裹青贮等系列草产品,为国家公园内放牧家畜提供优质饲草保障。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外围支撑区广泛应用,如玉树市巴塘滩、囊谦县,果洛州玛多县,海南州贵南、兴海、同德等县。在三江集团的贵南草业公司、青海省现代草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南县嘉仓、雪域诺央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等进行推广应用,年均建植高产优质人工草地450 hm2,年生产加工优质饲草4 355 t,燕麦青干草粗蛋白含量7%以上,青贮燕麦粗蛋白含量8%以上,解决了1.15万羊单位冬季舍饲饲草供给,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江源国家公园多样性保护实践:模式集成

星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体系及应用。在整合近10年来三江源地区所有相关野生动物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样线-样方-样点的地面调查为主,结合无人机、红外相机和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手段,建立了星-空-地一体化的野生动物调查方法,完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本底调查,建立了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物种数据库。编制完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物种名录,含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70种,隶属4纲29目72科,其中兽类8目19科44属62种,鸟类18目45科121属196种,两栖类2目5科7种,爬行类1目3科5种。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共分布有各类保护动物203种,约占分布物种总数的3/4。其中,国家一级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16种和42种,有益、有重要经济价值、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142种,省级保护动物30种。

濒危动物栖息地评价与保育模式。集成应用适宜栖息地评价技术、生态廊道设计技术,构建“调查-监测-生境适宜性-生境连通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利用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物种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遥感影像解译,基于保护等级和承载力等不同策略叠加分析,绘制保护物种分布图集1套10张,分析评估了国家公园藏羚、藏野驴、野牦牛、藏原羚、雪豹、猎隼、高山兀鹫、大鵟等8种珍稀野生动物适宜的栖息地分布范围,规划6处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体验区,规划出7条藏羚迁移廊道,增加生境连通性,旗舰物种数量持续上升。为公园内珍稀野生动物潜在栖息地识别、保护和修复提供依据,为国家公园边界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三江源国家公园物种再野化模式。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及周边包養網地区,依据营养生态位、种群扩散能力、中度干扰理论和资源空间化配置等相关理论,优化不同草地类型的空间布局、调和家畜和野生食草动物的营养生态位、提高野生动物种群承载力,实现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最优化,形成了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的“自然保护地再野化模式”。在三江源周边地区通过籽实体农业到营养体农业转变,建立6.7×104 hm2高质量人工草地,每年可输出61×104 t牧草,基本实现了国家公园类的草-野生食草动物-家畜平衡。在三江源周边地区建立畜牧业生产转移承接区,发展高效畜牧业,实施食草动物与家畜的平衡管理的示范工程,通过转移81万只羊单位家畜,扩大有蹄类野生动物栖息地3.85×104 km2,实现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生产的“双赢”。

高寒草地生态-生产功能双提升模式。高寒草地自然景观和群落结构是放牧家畜和食草类野生动物与草地植被协同演化的结果,是长期放牧活动和野生食草动物啃食条件下形成的偏途顶级群落。集成草地承载力核定及其预警、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动态监测、草地可持续利用等技术,形成“基于原真性维持的高寒草地合理利用模式”,监测年际和季节动态的食草动物承载力,确定草地超载临界值,为区域草地管理提供基本遵循,20年来草地生产力逐步增长并趋于稳定。在退化高寒草甸实施生态修复技术、黑土山(坡)分类干预修复技术、退化高寒草原生态修复技术,形成乡土草种混播+免耕补播+生物炭+功能菌肥+生长季休牧技术的近自然修复体系,集成“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模式”。治理重度退化高寒草地71×104 hm2,建设退牧还草和饲草料基地291×104 hm2,植被覆盖度提高到70%以上,地上生物量达到4.5—7.5 t/hm2;区域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和防风固沙量分别为742 m3/hm2、28.4 t/hm2和22.44 t/hm2,均呈现增加趋势。近20年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净生产力持续增加,多年平均值为0.37 t/hm2,每年固碳潜力约840×104 t。

科学研究与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相结合:示范推广

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模式的实践。通过推广“调查-监测-生境适宜性-生境连通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2016年公布的IUCN红色名录中藏羚从“濒危”调整为“近危”,2017年IUCN红色名录将雪豹从“濒危”调整为“易危”、棕熊、狼及小型猫科动物易得可见,食物链和食物网趋于完整,生态系统复杂性和稳定性明显增加(图3)。三江源国家公园藏羚、藏原羚、藏野驴、野牦牛和白唇鹿种群数量分别为6万头、6万头、3.6万头、1万头和1万头(图4);食肉动物主要有雪豹、棕熊、赤狐、藏狐、兔狲、荒野猫、猎隼等,种群较多的是藏狐、兔狲和荒野猫,数量分别为2万只、2万只和1万只。

三江源国家公园草畜平衡管理工程落地实施。支持建设外围支撑区(生产承接区),转移超载家畜到公园外的外围支撑区,实现“保护”与“生产”功能的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三江源东部的同德、贵南等地,建植饲草基地,壮大草产业并实现籽实体农业向营养体农业的快速转变,突破了草地畜牧业营养供求季节不平衡瓶颈,有效解决国家公园过载过牧问题,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建设中的“人-畜-地”矛盾提供了示范样板。

草地多功能管理模式创建及示范应用。基于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化及多功能特性,创建草地多功能管理模式(图5),在三江源及周边区域规模化应用,实现了不同类型草地在区域高效耦合,孵化出青海省“西繁东育、高繁低育”等草地畜牧业工程,构建“以小保大,减压增效”的高原草牧业生产新范式,助推三江源区草地畜牧业发展迈向新台阶。

针对区域生态功能维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需求,提交咨询建议,为国家战略和政策制定提供科技支撑服务。笔者团队提交的《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咨询建议》、《草地建设成就、问题及建议》获决策层的重视,并纳入“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和青海省“十三五”规划;策划建立“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准。12项咨询建议及报告推动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和“退牧还草工程”等重大工程实施,为指导同类地区实施各项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牧民可持续生计相结合:协同发展

制定“以小保大,减压增效”系统包養網排名解决方包養平台推薦案,提高草地生产效率。创建并示范高寒放牧区天然草地合理利用及家畜繁育、农牧交错区饲草料生产及集约化养殖、河谷农业区农副产品高效利用为一体的“三区耦合”模式。推广建植高产优质人工草地6.7×104 hm2,年生产加工优质饲草61×104 t,解决400万羊单位冬季饲草供给问题,新增年出栏量215万羊单位,占三江源区家畜出栏量的30%,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地放牧压力,增强了家畜抵御雪灾的能力。

“生物多样性保护+”5项新技术,多策并举、多方参与实现物种多样性保护。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畜牧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栖息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饲草产业”“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食草动物与家畜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网营养级复杂性”技术(图6)。建立饲草料生产示范基地38×104 hm2,牛羊营养均衡养殖基地2个,健康养殖牛羊75万头(只)。牧草良种及牛羊营养均衡饲养累计销售收入达到2.37亿元,有效促进了三江源草地生态功能恢复、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及经济效益提高。有效支撑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促进了三江源区生态功能恢复、后续产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快了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畜产品增值的技术研发,推动了当地农牧民参与保护生态,改变了当地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农牧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实现了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

探索以原真性保护效果为依据的生态补偿机制新思路。基于“机会成本+管护成本”为基础的补偿原则,以区域理论载畜量为牧压上限,核定国家公园内的家畜数量,转移超载家畜到公园外的外围支撑区。《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与家畜争食草场问题及补偿试点建议》,在三江源国家公园13个行政村开展两期补偿试点,共投入资金近2 000万元,解决区域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减少人类放牧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有效缓解了家畜和野生食草动物争食草场及人兽冲突,助力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同向发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以数字技术赋能国家公园建设,拓展国家公园大数据应用。立足国家公园的自然禀赋和建设功能,以数字技术建立面向生态、环境监测的生态环境物联网监测平台,实现数据传输、管理、实时在线展示等功能。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建立四处长期监测样地,实现气象、水文、生物要素全天候监测及数据实时传输;建立面向三江源国家公园1.7万生态管护员的巡更管理平台,实现生态管护和监测功能;建立面向科研、管理和决策部门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数字产品管理展示平台,实现数据成果共享;制作72套关键动植物3D 增强现实(AR)数字模型和4套虚拟现实(VR)国家公园生态环境情景体验模型,建成面向大众的自然景观体验平台,实现国家公园自然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进一步实现了全民共享。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为自然保护地体系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注入了新的动力。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正式设园,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治理模式。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与实践,有效提升了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战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技支撑和创新能力,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湖国家公园乃至未来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现代化治理体系及适应性管理提供了有效技术途径和新范式。

(作者:赵新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徐世晓、赵亮、张同作、胡林勇、李奇、郭同庆,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西北大山针线活热销海外 乡村巧手解锁“致富密查包養码”_中国网

中新社兰州3月8日电 题:西北大山针线活热销海外 乡村巧手解锁“致富密码”

作者 闫姣

“妇女们最近连轴转,加急赶制2万余双麻鞋订单,计划于4月底运往沙特。”甘肃省天水市甘谷雅路人麻编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娟,8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传统手工制品甘谷麻鞋还远销欧美,受到国际消费者的青睐,“订单多得做不完”。

图为甘肃手艺人郭娟展示手工制作甘谷麻鞋。(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庆阳陇包養網绣香包、天水雅路人麻鞋、东乡绣娘民族刺绣,定西、陇南中草药扎染,敦煌、白银、平凉剪纸……由甘肃女性手艺人创作的非遗精品,或亮相国际时装周,或与故宫等知名文化品牌联名。近年来,乡村巧手“她力量”在国际崭露头角,解锁新的“致富密码”。

“企业吸纳周边村子共2600余名女性,有陪读妈妈、留守妇女,参与纳鞋底、勾鞋面、组装麻鞋等工序,每月获得3000元(人民币,下同包養網)左右的报酬。”郭娟表示,甘谷麻鞋是用纯天然麻料、麻布、棉布编织而成,有凉爽透气、防潮防滑等特点。

“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甘肃省妇联组织“回娘家、体民俗、绽芳华”系列活动,吸引近千名女性体验扎染、传拓,手工制作团扇、养生锤。

甘肃省女性手艺人在“陇原巧手馆”内讲解展示裕固族刺绣、编织、剪纸等技艺,活态传承非遗文化。(资料图) 徐雪 摄

据了解,甘肃目前累计培养“陇原巧手”6万多名,生产经营企业、产业协会、商户与个体经营户350多个,创业骨干等8000多名,生产20大类1000多种产品,帮助22万名贫困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此外,该省还通过各类巾帼示范基地,发展六大特色产业,辐射带动30多万名妇女就业。

甘肃庆阳市绣娘刘兰芳是陇原巧手,也是女性乡村工匠名师之一。她的刺绣作品不仅热卖至美国包養平台推薦、加拿大、日本、白俄罗斯、意大利、埃及等地,还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妇女儿童博物馆收藏。近年来,她带领乡村绣娘出镜直播讲述刺绣故事,多途径增加收入。

“这几日正在准备发往法国的一批订单,产品更年轻化、时尚化,符合年轻人的喜好和消费理念。”刘兰芳说。

在刘兰芳女儿张煜瑶看来,香包作为“女性的艺术”,由绣娘制作、讲述有“天然的优势”。她们的刺绣logo、吉祥物、伴手礼、动漫装饰也进入“Z世代”的视野。

甘肃省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美丽产业”的兴起,满足了妇女照顾家庭和增加收入的双重需求,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促进社会家庭和谐、弘扬传统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