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3月26日電 題:陝西隴縣:生態先行強產業 鄉村振興有抓手
新華社記者劉彤、邵瑞
田疇染新綠,農忙正當時。眼下正是春季農業生產緊張時刻,在陝西省寶雞市隴縣的座座大棚裡、塊塊田地間,隨處都能見到或俯身育苗、或引水入田的忙碌的農民身影。
在隴縣八渡鎮桃園村,隴縣豐田蜂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金榮正和脫貧戶韋小芹、趙新會、程娟娟等一起,進行蜂箱消毒、綠化種草等前期工作,為即將到來的蜜蜂分群做最後準備。
趁著擦把汗的工夫,記者與他們攀談起來。楊金榮說,地處秦嶺北麓、六盤山南麓的桃園村,植被豐富、山清水秀,歷史上就是槐花蜜、五味子蜜等優質蜂蜜主包養產區,這裡所產蜂蜜氣味清香、醇香綿厚,具有很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
圖為工作人員在隴縣八渡鎮桃園村整理蜂箱。新華社記者劉彤 攝
年近古稀的楊金榮告訴記者,在隴縣,“養蜂不用種,只包養要勤做桶”是數代養蜂人秉持的理念和不變的做法。得益于天然林保護和人工林繁育,生態養蜂、產蜜成為延續至今的習慣。
看著記者不解的眼神,楊金榮笑著說,陝西、甘肅、寧夏等地,是中華蜜蜂的優生區。這種蜜蜂喜歡棲居於闊葉林帶,對空氣、水分、土壤、森林覆蓋率等有著很高要求。只要生態環包養網境宜居,它們就不會大規模遷徙,定居、繁殖、分群、釀蜜,是它們自然而然的習慣。因此只需在青山綠水間選好背風、向陽的區域,並在春季做好蜂桶,就不怕蜜蜂不來釀蜜。
在合作社務工多年的韋小芹,已是一位對蜜蜂生活習性瞭若指掌、對蜂蜜品質具備很高鑒別力的“老蜂農”。她說,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中華蜜蜂繁衍、棲息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隴縣花源植物種類繁多,金銀花、槐花、桃花、五味子等成百種接續開花的植物為蜜蜂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蜜源,合作社生產出的蜂蜜、蜂王漿等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我們這些脫貧戶,正是依靠這綠水青山,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春季也是畜產品生產的大忙時節。在隴縣城關鎮北關村,隴縣會軍奶山羊養殖場負責人王會軍正和愛人一起,將拌有公英散、補中益氣散等中藥,包養網以苜蓿、青貯玉米、黑麥草等為主要“食譜成分”的“營養餐”,投喂給他們養殖的370只奶山羊。
圖為隴縣會軍奶山羊養殖場養殖的奶山羊。新華社記者劉彤 攝
王會軍說,隴縣森林資源豐富,各個坮原、山坡、窪地、溝道裡,都有奶山羊喜歡的植物,這些“藥食同源”植物不僅保證了奶山羊營養均衡,為長期、穩定產奶提供了保障,也將化學藥品防疫帶來的羊奶部分指標異常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這種養殖方式生產的羊糞無公害、有機、綠色,是附近油桃等經濟作物最喜歡的養分。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駐北關村工作隊隊長楊波說,北關村全村1500畝油桃常年施用會軍奶山羊養殖場的羊糞,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提高了果實品質、保護了土壤有機質,使村民獲得了可持續收入。“去年全村油桃產量750萬斤,產值560多萬元。北關村油桃色澤鮮豔,香甜可口,果農收益逐年增加。”
隴縣縣委書記葉盛強說,多年來,隴縣立足資源稟賦,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開展國土綠化,綠色發展條件包養網得天獨厚。通過大力發展特色生態產業,隴縣帶動2萬多戶脫貧群眾實現穩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