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體之延長可確保青春永駐
2017-03-31
瑪利亞布拉斯克是西班牙國立癌症中心專家,也是全球研究端粒體(telomere)的權威 。端粒體是重覆性DNA之排序,如同鞋帶之上之塑膠圈套,保護鞋帶之壞損 。每當細胞分裂一次,端粒體就縮短一些,當端粒體縮短至某種程度,細胞就死亡或凋零,所以端粒體長度意味著良好健康狀態 。端粒體變短或者端粒體縮短速度加快之患者,擁有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達三倍 。超過100歲的人瑞擁有較長的端粒體長度者,其認知功能較佳,較少發生年齡相關的疾病 。端粒體的長度可藉由端粒酶(telomerase)來加長,端粒酶在早期嬰胎兒發展十分活躍,在大多數成人細胞卻是缺乏的,但是幹細胞例外,甚至於就幹細胞而言,端粒酶活性本身是不足以維持端粒體之長度 。幹細胞內較短之端粒體長度會導致不充足的血球細胞、腦細胞、其他組織細胞的替換 。許多專家學者認為端粒體縮短意謂著老化的主因,代表幹細胞功能喪失,、老化細胞數目增加,以及老化細胞造成之發炎反應,但是因老化導致端粒酶的喪失是可逆的 。
科學家在老鼠動物試驗中發現藉由某種濾過性病毒,傳送端粒酶的基因,可增加老鼠24%的壽命 。並且在再生不良性貧血、心肌梗塞的老鼠身上獲得證實 。